博士后站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招收信息
时间:2011年06月08日 15:29    作者:     点击:

为了适应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和引进,进一步拓宽博士后工作的渠道和领域,增进学术交流,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积极推进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根据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管理办法,决定面向海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将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信息公布如下(以下信息,我们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更新):

一、张文栋: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

1、导师简介:

张文栋:中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IEEE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大学国防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兵工学会的高级会员,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装备部微米/纳米专家组专家,兵总测试专家组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动态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微型机电系统(MEMS)。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成果奖有: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兵总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102,其中有57篇被SCI EI 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出版专著4部。课题主要来源:国防“973”、国防科工委、总装部等,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科研成就突出,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2、招收情况:

1-3名研究方向为动态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微型机电系统(MEMS)及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从事动态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微型机电系统(MEMS)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由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3922023

电子邮箱:sr@nuc.edu.cn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中北大学校办

二、祖静: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

1、导师简介:

祖静: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态测试与智能仪器研究,提出“新概念动态测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是我国“存储测试技术”的奠基人,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中国兵工学会会士、理事,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曾被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兵器工业劳动模范、山西省科技功臣等称号。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光华科技一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为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国防科工委与山西省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还负责开展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开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如国家靶场基地建设项目,总装备部重点仪器型号项目等,以及有关新概念动态测试理论和研究手段研究项目。可依托上述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手段进行研究。

2、招收情况:

1-2名研究方向为动态测试与智能仪器及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从事动态测试与智能仪器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3921922(传真),13834509864

电子邮箱:jingzu@263.net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学院路3号中北大学重点实验室,邮编:030051

三、马铁华: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

1、导师简介:

马铁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博士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研究课题主要来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教育部、总装、兵总、航天部等;已取得主要成果情况: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40余篇(13EI收录),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总装重点预研、兵总预研项目、国防跨行业基金等项目。

2、招收情况:

2名从事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进行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35573903921792     传真:3921792

电子邮箱:matiehua@nuc.edu.cn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中北大学信号与通信工程学院,邮编:030051

四、张志杰: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

1、导师简介:

张志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恶劣环境动态参数测试理论与技术,先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一级论文9篇。研究课题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基金、国防科工委、总装、山西省各类项目等。目前主要从事高量程(高温、高压、高加速度、高速度等)、瞬态量的测试校准理论与技术研究和特殊环境下(高冲击、无法引线、空间狭小、强电离干扰等)测试仪器的研制及信号的处理方面的研究;

2、招收情况:

1-2名从事动态测试与智能仪器研究方向或相近学科的博士毕业生,进行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3921508   传真:0351-3921508

电子邮箱:zhangzhijie@nuc.edu.cn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邮编编码:030051

五、朱林泉: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

1、导师简介:

朱林泉: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激光显示技术与装置;研究课题来源:省部级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取得主要成果情况:研制一套低功率激光器的实验装置,发明专利3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航空工业第一集团二等奖1项,兵器工业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10篇。

2、招收情况:

1名从事光学工程或过激光扫描、显示技术研究或相近专业的博士,进行激光显示技术与装置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3557451

电子邮箱:zhulinquan@nuc.edu.cn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邮编编码:030051

六、张记龙: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

1、导师简介:

张记龙: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精密机械与光学大学博士学位,英国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高级访问学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研究。中国兵工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山西省光电信息技术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北大学出版部主任,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04年被评为山西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07年山西高校创新拔尖人才;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目,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各一项。

2、招收情况:

1-2名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或光电对抗的仪器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拟从事激光告警接收机和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工作,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3921734(传真),13934248379

电子邮箱:zhangjl@nuc.edu.cn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学院路3号,中北大学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邮编:030051

七、王召巴: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

1、导师简介:

王召巴,男,19677月生,教授,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43篇,EI收录7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获取、处理与重构技术。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超声、射线在工业构件中的传播机理及获取工业产品内部结构、形态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2)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研究产品外形尺寸、状态的检测技术理论、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研究课题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基金、国防科工委、山西省各类项目等。

2、招收情况:

1-2名从事信息获取、处理与重构技术研究方向或相近学科的博士毕业生,进行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3557475    传真:0351-3559321

电子邮箱:wangzb@nuc.edu.cn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邮编编码:030051

八、刘俊: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

1、导师简介:

刘俊: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博士后),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担任IEEE,世界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会会员(WSEAS),国际频率传感器学会会员(IFSA),传感器与执行器(SENSOR AND ACTUTOR),传感器与变换器(SENSOR TRANDUCER),IEEE SENSOR的期刊评议专家,欧亚半导体(EURO ASIA SEMICONDUCTOR),微纳系统(MICRONANOSYSTEM),微机械制造(MEMS-MANUFACTURE)杂志的通讯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计划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评议专家,总装备部惯性技术专业组专家,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微纳机电系统(MEMS/NMEMS)中的微纳惯性技术和武器系统恶劣环境下的动态测试技术。

课题来源及主要成果:国家“973”、 “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总装备部跨行业基金项目,总装重点基金项目,总装国防科工委预研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内发明专利2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2篇,被SCIEI检索20篇,出版《微惯性技术》与《微弱信号检测技术》著作2部,主译《微纳技术潜在应用前景》和参译《微机械传感器与执行器大全》两部,参编《微机原理》教材一部。

近几年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均排名第二)、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三)、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等省部级奖励13项, 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山西省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

2、招收情况:

1-2名具备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机械及仪器、电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背景的博士生,从事微纳技术及仪器和微惯性技术及仪器的研究工作,由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39221311360129556013383512699

电子邮箱:liuj@nuc.edu.cn

通信地址:山西太原中北大学重点实验室,邮编编码:0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