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制度
关于印发《2015年中北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的通知
时间:2016年01月07日 11:12    作者:     点击:

 

 

关于印发《2015年中北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的通知

校人〔201524

 

各院(校区)、部、处及直属单位:

根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度全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548号)和《2012年中北大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校人〔201215号)文件精神,201597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了我校2015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北大学

                              2015年9月18

2015年中北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根据实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导向,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绩效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的需要,结合我省高等学校的实际,将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分为四个类型,不同类型教师在教学、科研条件上有不同要求。(1)教学型:以教学为主,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专职教师。教学型教师由学校教务处、人力资源处(职称办)共同确认。(2)教学科研型:以教学为主,承担一定科研工作,主要承担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教师。(3)科研教学型:以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成果推广为主,承担一定教学工作的教师。(4)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专职从事班主任、辅导员教学工作的教师。

一、基本条件

高等学校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忠实履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学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

申报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者,必须是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并在我校任教。未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者不能参加评审。

申报评审中发现有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一稿多投等学术造假行为者,一经查实,自申报当年起,3年内不得再申报。

二、学历要求

(一)教授

理工科45周岁及以下(1970年12月31以后出生),非理工科43周岁及以下(1972年12月31以后出生)晋升教授须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学位。理工科45周岁以上(1970年12月31以前出生),非理工科43周岁以上(1972年12月31以前出生)晋升教授,需具备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比照非理工科的要求执行)。

破格晋升教授须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学位。

(二)副教授

理工科40周岁及以下(1975年12月31以后出生)、非理工科38周岁及以下(1977年12月31以后出生)晋升副教授须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学位;理工科40周岁以上(1975年12月31以前出生)、非理工科38周岁以上(1977年12月31以前出生)晋升副教授,需具备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比照非理工科的要求执行)。

破格晋升副教授须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学位。

(三)讲师

晋升讲师职务全部要求具备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双证)。

 

三、任现职年限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是在聘(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时间从聘任时间算起。讲师晋升副教授、副教授晋升教授需任职满5年,即2010年底前聘任。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后申报副教授,要求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即2013年底前从事本专业工作。晋升讲师的需助教任职满3年,即2011年底前聘任。任职年限的计算,自我校根据山西省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有关规定下达聘任文件当年算起,实算至申报当年年底。

四、考核要求

凡申报教师职务者,必须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对其职业道德表现要进行考核并评定考核等级,考核结果良好以上才能推荐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凡申报教授、副教授、讲师的人员均须进行教学考察。没有参加教学考察或教学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晋升评审。任现职期内的年度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结果都需在称职以上。破格晋升者近三年内至少有一个年度考核为优秀。

五、关于转评

凡由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转评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应先转评同级教师职务,须经过一年以上教育教学环节实践,经考核能够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并有1篇在高校教师岗位后发表的论文。转评以后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可与原任职年限连续计算。

六、外语必备条件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来,取得人事部颁发的国家相应等级合格证书(或成绩合格通知书)、有效期内省补充考试相应等级合格证书。晋升教师高级职务要求职称外语考试A级,晋升教师中级职务要求B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晋升教师高级职务可以免试:

1.工作期间参加WSKWHO考试,成绩达到出国分数线或参加BFTA)级考试合格者;

2.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

3.评审副高职称的职称外语达国家合格,申报正高职称时免试;

4.任现职以来获得博士学位者;

5.53岁以上申报副高级,55岁以上申报正高级;

6.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外语专业职称者。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晋升教师中级职务可以免试:

1.符合上述晋升高级可免试的条件之一者;

2.参加BFTI)级考试或国家六级以上外语水平考试合格者;

3.50岁以上者。

七、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申报教师中级职务须有三个模块,申报高级职务人员须有四个模块(可在中级职务三个模块基础上加考一个即可,晋升副教授考过四个模块的晋升教授时不需再考)。根据省人事厅晋人职字〔2005118号文件规定,下列人员可免考:

1.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2.3年从省外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从国外引进的留学人员;

3.计算机应用专业及相近专业毕业现从事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教师;

4.50岁以上者。

八、实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

教师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要以本人实际担任的教学课程和承担的教学任务,确定申报类型,按照评审条件中对各类型教师的规定执行。担任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应按教学科研型或科研教学型申报,不得按教学型教师申报。

九、答辩

我校根据教育部批准授权的评审学科,自行组织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学术答辩,相关人员不再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高校晋升教师高级职务学术答辩。答辩结果要严格把握,优秀比例不得突破30%,淘汰比例不低于10%。参加上年度答辩未通过者,再次答辩时须提交新发表的论文,否则不予接收答辩材料。

凡答辩没有通过的,不能参加申报评审。

破格晋升的答辩成绩必须为优秀。

十、课题

所有科研课题必须是以中北大学为第一或联合申报单位,并在科技处备案。

纵向科研必须提供批准部门项目立项合同书原件;横向科研必须提供合同书原件;所有项目经费必须以财务处到款单或经费本为准。

十一、论文

发表在增刊、专刊、特刊、会议论文(含EI收录的会议论文和会议论文转期刊论文)、论文集、非专业和非学术性刊物、各种以介绍知识为主或以文艺作品为主的刊物上的论文,无论收录与否,一律不算。书评、人物介绍、学术动态、综述性之类的文章不按有效论文对待CSSCI(南京大学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北京大学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收录源期刊要附论文发表时间段的收录检索页。文科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全文发表或全文收录均按国家级学术刊物级别对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含书评、综述、人物介绍)视同核心期刊论文。

为杜绝个别申报人员为评职称而拼凑条件,突击发表学术水平低、无学术价值的文章,在评审条件规定的篇数内,下列文章只计算一篇:(1)发表在同期同刊学术刊物上的文章;(2)申报当年发表的本专业非课题研究文章(无具体科研、技术项目内容的文章);(3)同篇文章多次发表或被多次转载、引用,一律以最高刊物一次性对待。

发表在非法出版物(包括非法出版社)上的论文一律不算。发表在非学术性刊物、论文集、习题集、学习方法性刊物(读者对象为学生的)、市(地)级报纸上的论文不能作为参评条件。论文一般不能少于2000字。获奖的论文也必须是公开发表。

凡申报提供的学术论文刊物和学术著作全部实行网上检索。学术论文通过中国知网www.cnki.net)、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ww.wanfangdata.com.cn)、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ww.cqvip.com)检索、验证。

今年继续实行对申报教师高级职务提供的论文进行查重检测。申报人在报送职称评审材料时,应将检测报告附在论文刊物首页前,并加盖学校公章。凡发现有剽窃、一稿多投、不当署名及重合率超过10%的论文,不能作为申报支撑材料。凡是2014年查重检测过的论文一律不再进行查重检测。

今年继续实行晋升教授、副教授代表性成果匿名送省外同行专家鉴定。申报教授须提交3篇、申报副教授提交2篇代表性论文分别送3名以上在职同行专家鉴定。申报教授须由同级专家鉴定,申报副教授须由高级职称的专家鉴定,其中教授不少于2名。鉴定结果分为优秀(A)、良好(B)、一般(C)、不合格(D)四个等次。申报教授如达到3C以上(含3个)、1D视为不合格; 申报副教授如达到2C以上(含2个),1D视为不合格,学校均不予推荐。代表作每年只送审一次,不得重复送审。

十二、著作

晋升教授、副教授以著作作为应备条件的提交一部代表作,同代表作一起送省外同行专家鉴定,凡已外审不合格的不再送审。

十三、晋升教授条件

受聘副教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教研)和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主持和指导学术创新的能力,并在教学研究方面具有较高造诣。

(一)教学必备条件

1.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两门以上(科研教学型教师和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教师可一门)大学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一门必须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双肩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专职教师规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其他方面的要求不得降低)。

2.受聘副教授以来,教学型教师年均授课在280学时以上,在教学中进行了一门公共课或基础课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任期内学生评价优良,至少获一项校级以上教学类成果奖。

教学科研型教师年均授课在180学时以上,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或开设一门新课程;科研教学型教师年均授课时数在60学时以上,并主讲过一门专业课程;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授课时数。

具有指导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并指导过2名以上青年教师。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考察,教学效果达到教授职务相应的水平,学生评价优良。

(二)科研必备条件

1.课题

受聘副教授以来,正常晋升教授,须主持有经费支持的省部级以上课题一项,或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前2名)。

同时还需满足所主持的课题科研经费到款(含横向课题)

1)工科:科研教学型10万元以上,教学科研型5万元以上,教学型3万元以上。

2)理科:科研教学型6万元以上,教学科研型3万元以上,教学型2万元以上。

3)非理工科:科研教学型3万元以上,教学科研型2万元以上、教学型1万元以上。

从事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教师申报职称时,课题按省教育厅的要求执行。

破格晋升教授,必须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

2.论文

申报人须具有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在本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与研究方向一致的系列性研究论文5篇以上,其中本校学报发表论文最多算两篇,其他论文须发表在不低于本校学报层次且与本人从事专业相一致的刊物上。

正常晋升:

1)教学型:理工科要求被SCIEI收录1篇,另有2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非理工科要求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另有2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

2)教学科研型:理工科要求被SCIEI收录1篇、国家级学术刊物论文2篇,另有2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非理工科要求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另有2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

3)科研教学型:理工科要求被SCIEI收录2篇、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另有1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非理工科要求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篇,另有2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

4)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理工科要求被SCIEI收录1篇,另有2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非理工科要求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另有2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

无论申报哪种类型,在规定的论文篇数内教研、教改文章最多1篇。

破格晋升:

5篇论文中,理工科要求全部为国家级论文,其中被SCIEI收录3篇以上,或在《中国科学》发表1篇论文;非理工科须有国家级论文4篇以上,或1篇以上被《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文发表或全文收录。

(三)其他应备条件

正常晋升,在满足上述教学、科研必备条件后,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条。破格晋升,在满足上述教学、科研必备条件后,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两条。

1.专著

在省级以上专业出版社出版与本人从事专业一致的专著(独著、非合著、非编著)一部,理科字数不少于12万字,文科字数不少于18万字(不能几部累加)。专著应是本人承担科研、教研(教改)项目或是本人多年学术研究系列论文积累形成的最终成果。

2.教材

主编或参编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www.tbook.com.cn,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界面检索为准),本人单独完成一章以上;或以第一主编出版由有关部委教材审定机构批准立项的规划教材一部(需提供国家部委教育部门下达的组织编写教材文件)。

3.教学奖

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项前5名,或国家精品课程前4名;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前3名或省精品课程第1名负责人;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国家“五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CCTV杯高校英语口语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一次或二等奖二次,或省级一等奖三次。

4.科研奖

自然科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项,前5名;或省部级政府部门科学技术一等奖前4名,二等奖前3名;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前2名。社会科学: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2名;或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或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2名。

5.专利

获得与本人专业研究方向一致的国家发明专利(非实用新型专利和包装外观发明专利)1项,第1发明人,且专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推广效益。

6.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500万元以上),学校纯收入50万元以上(需提供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书和学校财务处出具的进账收据)

7.在产学研合作及产业经营管理、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普及上取得显著成绩,并取得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学校纯收入100万元以上(需提供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书和学校财务处出具的到款进账收据)

(四)艺术、体育专业补充条件

根据艺术、体育教师专业的特点制定以下补充条件。艺术、体育教师在满足晋升教授必备教学、科研条件的前提下,正常晋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条(可代替其他应备条件之一条),破格晋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两条(可代替其他应备条件之两条),可晋升教授职务。艺术、体育教师或所教高校学生获多项奖项的,只按两项最高奖项计,其余只作参考。

1.音乐、舞蹈学科

1)近五年来(下同),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所教高校学生在国家级专业比赛中获三等以上奖一项,或在省级专业比赛中,获一等奖一项。

2)由省级以上文化管理部门、音协举办的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所教高校学生独唱、独奏、作品音乐会二场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个人独唱、独奏、作品音像制品一部(外审)。

(戏剧戏曲、影视学科参照以上条件执行,影视获奖条件仅限国家级奖)。

2.美术学科

1)近五年来(下同)参加全国一级美展并获三等以上奖一项,或参加全国二级美展并获二等以上奖一项,或省美协各专业分会主办的展览作品获一等奖一项。

2)由省级专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画册,每幅画册不少于50幅个人作品(外审)。

3)在CSSCI收录的专业期刊发表一A级美术、设计作品一幅以上,或一B级美术、设计作品四幅以上,所发表作品均不少于1/2页面(此条仅可作为前两条之补充,但不能仅以此条作为独立1条计算).

(艺术设计、书法、摄影学科参照以上条件执行,摄影获奖条件仅限国家级奖)。

3.体育学科

近五年来(下同),教师或作为主教练在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以上比赛中获前三名或破记录一次,或获第四、五、六名累计二次,或获第七、八名累计三次;在全国单项比赛、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前三名或破记录累计两次,或获第四、五、六名累计三次,或获第七、八名累计四次(助理教练翻倍)。

十四、晋升副教授条件

受聘讲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技能,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上有较深入的研究。

(一)教学必备条件

1.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一门基础课或二门以上课程(教学型教师须二门基础课,其中一门为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双肩挑”教师教学工作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专职教师规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其他方面的要求不得降低)。

2.教学型教师年均授课在280学时以上,在教学中进行了一门公共课或基础课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教学科研型教师年均授课时数在 180 学时以上,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或开设一门新课程;科研教学型教师年均授课在60学时以上;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授课时数。

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考察,教学水平和效果达到副教授职务水平,学生评价优良。

(二)科研必备条件

1.论文

申报人须具有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在本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与研究方向一致的系列性研究论文4篇以上,如4篇论文全都发表在高校学报上,其中必须有1篇发表在高于本校层次的学报上。

正常晋升:

1)教学型:要求1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

2)教学科研型:理工科要求被SCIEI收录1篇,另有1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非理工科国家级刊物论文1篇,另有1篇被CSSCICSCD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

3)科研教学型:理工科要求被SCIEI收录2篇,另有1篇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非理工科国家级刊物论文2篇,另有1篇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

4)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要求1篇被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收录源期刊全文发表的论文。

4篇论文中,教学型教师如有2篇、教学科研型有3篇、科研教学型有4篇国家级刊物论文可顶其他应备条件一条。

破格晋升:

4篇论文中,理工科要求3篇以上国家级论文,或被SCIEI收录3篇以上,或在《中国科学》发表1篇论文;非理工科要求有3篇以上国家级论文,或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文发表或全文收录。

2.课题

受聘讲师以来,正常晋升教学型和专职班主任、辅导员型副教授,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条:

1)主持或参与(前7名)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

2)参与(前2名)市级以上科研项目一项或参与(前5名)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

3)主持横向课题一项,作为负责人到款:工科10万元,理科6万元,非理工科3万元以上。

正常晋升教学科研型副教授,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条:

1)主持或参与(前5名)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

2)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一项或参与(前3名)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

3)主持并完成横向课题一项,作为负责人到款:工科15万元,理科10万元,非理工科5万元以上。

正常晋升科研教学型副教授,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条:

1)主持或参与(前3名)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

2)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

3)主持并完成横向课题一项,作为负责人到款:工科20万元,理科12万元,非理工科6万元以上。

破格晋升副教授,必须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一项。

(三)其他应备条件

正常晋升,在满足上述教学、科研必备条件后,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条。破格晋升,在满足上述教学、科研必备条件后,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两条。

1.著作

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与从事专业一致的著作一部,理科字数不少于10万字,文科字数不少于12万字(不能几部累加)。著作应是本人承担科研、教研(教改)项目或本人多年学术研究系列论文积累形成的最终成果。

2.教材

主编或参编教育部和有关部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www.tbook.com.cn,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界面检索为准)本人单独完成一章以上或本人编写字数在5万字(不能累计)以上。

3.教学奖

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项前5名;或国家精品课程前5名;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前3名或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第1名负责人;或作为指导教师(前3名)指导大学生在国家“五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次,或省级一等奖2次。

4.科研奖

自然科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前6名;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4名,三等奖第1名;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社会科学: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前4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第1名;或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

5.专利

获得与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前2名发明人,且专利实施并取得明显推广效益。

6.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300万元以上),学校纯收入30万元以上(需提供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书和学校财务处出具的到款进账收据)

7.在产学研合作及产业经营管理、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普及上取得显著成绩,并取得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学校纯收入30万元以上(需提供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书和学校财务处出具的到款进账收据)

(四)艺术、体育专业补充条件

艺术、体育教师在满足晋升副教授教学、科研必备条件的前提下,正常晋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条(可代替其他应备条件之一条),破格晋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两条(可代替其他应备条件之两条),可晋升副教授职务。艺术、体育教师或所教高校学生获多项奖项的,只按两项最高奖项计,其余只作参考。

1.音乐、舞蹈学科

1)近五年来(下同),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所教高校学生在国家级专业比赛中获优秀以上奖一项,或在省级专业比赛中获二等以上奖一项。

2)由省级以上文化管理部门、音协举办的教师或作为首席指导教师所教高校学生独唱、独奏、作品音乐会一场,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个人独唱、独奏、作品音像制品一部。

(戏剧戏曲、影视学科参照以上条件执行)。

2.美术学科

1)参加全国一级美展并获优秀以上奖一项,或者参加全国二级美展并获三等以上奖一项,或省美协各专业分会主办的展览作品获二等以上奖一项。

2)由省级以上专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画册,每幅画册不少于40幅。

3)在CSSCI收录的专业期刊发表的一B级美术、设计作品两幅以上,作品不少于1/2页面。

(艺术设计、书法、摄影学科参照以上条件执行)。

3.体育学科

近五年来(下同),教师或作为主教练在全国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以上比赛中获前八名一次以上;或在全国单项比赛、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前六名一次以上;或在山西省全民运动会、省外高校协作区比赛获得前两名累计二次以上;在山西省大学生比赛中获第一名累计2次以上(助理教练翻倍)。

十五、晋升讲师条件

(一)学历及任职年限

获得博士学位者,可直接聘任为讲师。获得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者,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满三年以上。

(二)教学业务必备条件

1.系统地讲授过一门以上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较好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2.在教学研究、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考察,达到与讲师职务相应的教学水平。

3.高等学校讲师资格不实行破格申报。

(三)科研业务必备条件

任助教或硕士毕业以后在高校教学岗位工作以来,能够较好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具有一定水平的论文2篇以上(评审当年无具体科研、技术项目支撑的文章只计1篇,其中专业论文不能少于1篇,教研文章至多1篇。没有高校助教经历、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不算),或获得与本人申报专业一致的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1项(第一发明人)。

十六、有评审权学科晋升教授和副教授的评审条件按照本文件执行,无评审权的学科晋升教授和副教授的教学、科研评审条件按照晋人社职字〔201548号文件执行。